發展歷程
/DEVELOPMENT
晨光發展大概經歷了孕育期、創業期、成長期和轉型升級期4個階段。
——孕育期
1958年,光明農場成立。70年代初期,由于晨光未有正式的名字,常稱作“光明農場”、“光明奶牛場”等。如今,提起“光明農場”,深圳居住的人都很熟悉,都知道這里曾經是養奶牛的地方,農場的故事也能娓娓道來,名氣遠大于現在的“光明新區”。據老員工們介紹,70年代的光明農場就是一片山高林密、雜草叢生的曠野,人煙稀少,與現在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有天壤之別。那時,農場的條件異常艱苦,設施簡陋。農場以手工作坊做煉奶和麥芽糖,員工也只有廖廖幾十人?,F在,當年創業的老員工大多都退休了。
1973年,國家副主席王震非常重視養殖業的發展。為鼓勵發展奶牛養殖產業,他到光明農場考察時,不遠千里贈送了農場5頭優質奶牛,公司奶牛養殖業規模也由此不斷擴大。
1975年,光明農場開始了作坊式的人工擠奶,生產鮮牛奶。因此,產量、銷量較少,鮮奶主要供應出口香港。
1978年,光明農場引進上海國產奶牛。當時,奶牛單產僅為1~2噸,與目前單產5~7噸的優質荷斯坦奶牛相差甚遠。為便于產品運輸,牛奶采用玻璃瓶包裝,擠奶、洗瓶等均為人工操作,設備落后、產量低。當時生產的瓶裝奶命名為“珠江橋”牌鮮奶,在“文錦渡”接駁裝船向香港出口。
——創業期
1979年上半年,光明集團投資2700萬港元建廠,引進進口奶牛。
1980年5月,工廠正式命名為“光明奶品加工廠”,開始出口機裝瓶裝奶,也開始從事煉奶制品加工,真正形成規模經營。當年,鮮奶年產量為2363噸,出口瓶裝奶量1548噸,產值100多萬元。因此,1980年是晨光乳業建廠開業的紀念年,是晨光的開元年。
1981年下半年,工廠引進了2臺TB3紙包機,并于1982年3月投產。當時,工廠員工人數約160人。
1983年底,工廠引進利樂屋型機,并于1984年開始生產屋型奶,加工產量也不斷增加。1984年,公司成功注冊“晨光”商標。
1985年,在香港食品會展上,香港總督稱贊晨光牛奶是對香港最實質的貢獻。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深圳周邊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費需求逐漸多樣化,公司才開始向周邊市場供應產品。因夏季奶少,公司又開始生產飲料,內銷甜牛奶、純牛奶、果汁、飲料等。由于供應產品有限,物資奇缺,牛奶及飲料成為奢侈品,供不應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走后門、托關系買產品的現象屢見不鮮。
1988年王震視察再次到光明農場視察時,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績,并題詞“發展現代化養殖業豐富市場供應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鼓勵發展壯大奶牛養殖業。
——成長期
1990年—2010年是公司的成長期。該階段公司走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發展軌道,經營業績穩步增長,2010年前后,公司產值達到6億元。
1990年,公司轉變經營模式,實行自主經營管理,“光明奶品加工廠”更名為“深圳市晨光飲料公司”,并修建現質保部三層實驗樓,引進4臺紙包機。當年,公司年產值5839萬元,利潤546萬元。此后涼粉、甜奶等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公司主產的是牛奶和飲料,既出口也有內銷,內銷以深圳、東莞、廣州為核心。公司提出“質量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的口號,沿用歐盟標準為企業質量標準,并嚴格執行相應的操作規程,同時逐步擴充人才隊伍,引進應屆大學畢業生。
由于公司每年出口香港優質鮮奶上萬噸,為出口創匯和香港物資供應做出了杰出貢獻,1995年,公司獲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授予的“全國最大的鮮奶出口企業”榮譽。
1998年,公司建成鮮奶車間,新引進2臺屋型機;兩臺燒煤鍋爐改造為燒重油的鍋爐;拆除鍋爐煙通建設酸奶車間廠房,建成近4000平方倉庫。工廠員工人數達380人,年產值約4億元。
2000年10月,成立晨光貿易公司,專門銷售晨光產品。2003年,晨光飲料公司、貿易公司、飼料公司、牛奶分公司等4家公司合并為“深圳市晨光乳業有限公司”,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999年和2000年,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ISO14001和綠色食品認證,2003年公司又獲得國家QS標志認證,2012年6月公司通過了HACCP體系認證。嚴格的生產工藝和完善的管理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了安全、放心、健康的產品。也正因如此,在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時,公司安穩地渡過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食品安全事件考驗,并且受到消費者青睞,銷售業績逆勢飆升,在乳品行業里一枝獨秀。
2011年,通過公司的努力爭取,成功成為“第26屆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乳品獨家供應商”,順利完成大運會乳品供應任務,并得到大運會組委會的肯定,榮獲“第26屆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優秀單位獎”。
——轉型升級期
2012年,公司產值約9億元,達到歷史高位。但國內外乳業品牌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是銷量的增長促使加工產能升級,另一方面是城市化進程迫使奶源生產發展模式的升級。此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也迫使產品結構的逐步調整。
同年8月,為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凍品產能,公司提交的“產能擴增項目”方案獲得新區批準實施,投資約4500萬元,新增鮮奶、酸奶等車間系列配套設備。
為配合城市化建設進程,響應新區政府奶源基地外遷的要求,著手籌建深圳以外的奶源基地。繼2008年建成柏塘奶源基地后,于2013年啟動龍門奶源基地一期建設。
2013年9月,為推進光明新區廣深港門戶區建設,完成鳳凰牛場奶牛近900頭奶牛整體搬遷和109名員工安置工作,并與博羅泉蒙畜牧場建立奶源供應合作關系。
為配合新區城市化項目新地中央花園建設,2012年,我司以拆遷舊辦公樓、停車場、飯堂的補償款修建新辦公樓、飯堂等項目,于12月28日舉行落成、啟用。 同時,與商業中心合作在原大商場位置修建12層商業大樓。
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公司原有管理體系無法適應新的市場變化需求,體制機制矛盾日益顯現。在2013年至2017年間,公司在組織架構、文化及價值觀、管理工具、營銷模式、薪酬、經營等領域不斷創新求變,激活企業內生動力,企業營業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至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2019年的公司制改制,是晨光乳業啟航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公司產值實現了巨大飛躍,通過幾代人的辛勤耕耘,現已發展成珠江三角洲地區品牌知名度極高的乳制品生產和銷售企業。